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精准对接制药工程、中药学、食品营养与健康等领域的产业需求,强化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协作,2025年9月5日,珠海科技学院与丽珠医药集团中药事业部联合主办的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系列讲座在国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广东省食品学会药食同源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食同源与健康研究分中心协办。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鸣教授,丽珠医药集团总裁助理、中药事业部总经理、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蔡信福,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胡文忠,丽珠医药集团中药事业部副总经理、利民制药厂董事长、厂长黄文华,丽珠医药集团中药研究院院长、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尚强,丽珠集团中药研究院院长助理、中药事业部生药资源中心副总监、四川光大制药研究所副所长刘和平,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孟凡欣,副院长杨东生、任秀娥、袁碧贞,院长助理王立英、吴珏等领导、嘉宾和师生学生代表参加。此次签约仪式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胡文忠教授主持。
校长刘鸣致辞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鸣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将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方面的优势,结合企业的产业资源与一线实践经验,在多领域开展深度协同:在人才培养上,联合制定方案、共设特色课程,让企业真实案例与实践机会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在科研创新上,聚焦产业痛点联合攻关,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产业升级、共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开设创新实践班,全方位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蔡信福董事长致辞
丽珠医药集团总裁助理、中药事业部总经理、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蔡信福在致辞中回顾了双方的合作历程,从经典名方药理活性研究到药食文化科创节、生命科创节,每一步都凝聚着双方的智慧与汗水。他指出,中药现代化正迎来黄金机遇期,但也面临着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质量管控数字化转型、国际化竞争中 “中国标准”的话语权等挑战。此次合作将聚焦解决这些痛点,共同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胡文忠院长主持签约仪式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胡文忠教授讲到此次合作源于双方对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追求,以及对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深刻认同。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生物医药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刘鸣校长与蔡信福董事长代表校企双方共同签署了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刘鸣校长与蔡信福董事长代表校企双方共同签署了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共识,校企合作进入新阶段。签约仪式结束后,校长刘鸣为蔡信福董事长、黄文华厂长、尚强院长与刘和平副总监颁发产业教授聘书。他们将把产业一线的宝贵经验带入课堂,助力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
刘鸣校长为蔡信福董事长、黄文华厂长、尚强院长与刘和平副总监颁发产业教授聘书
紧接着,产教融合系列教材的启动仪式,刘鸣校长、蔡信福董事长、胡文忠院长、黄文华董事长、尚强院长、刘和平副总监、孟凡欣副院长与杨东生副院长共同为校企合作编撰产教融合系列教材启幕,分别为《从田间到药房——数字化中药制药技术与全流程质量管控》和《现代实用中药制药技术与设备》,教材由院长胡文忠教授与四川光大制药董事长蔡信福联合主编,双方融合学院科研优势与企业从种植、加工、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中药制药智造实践经验,尤其聚焦“从田间到药房”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将产业鲜活案例融入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学习资源,旨在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双方共同为校企双方编撰的产教融合系列教材启幕
双方共同为校企双方编撰的产教融合系列教材启幕
开幕式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系列讲座正式开始。首场讲座由蔡信福董事长主讲,主题为《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及高校药学类人才培养应对策略思考》。他深入分析了医药工业迈入“仿创结合”发展阶段的行业背景,指出中药产业在药材与炮制、工艺、质量、机理、标准等方面的痛点。针对高校药学类人才培养,他提出了加强知识体系更新、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深化学科交叉融合等对策,并建议建立本科生“三类导师”制度,即学业导师、成长导师、行业导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蔡信福董事长作题为《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及高校药学类人才培养应对策略思考》讲座
随后,黄文华厂长以《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关键要素》为主题,详细阐述了原料药材生产、药品生产、经营与使用、上市后研究以及信息化与智能制造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控要点。他通过AI应用案例—黄芪药材生长年限鉴别,展示了科技在质量管控中的重要作用。
黄文华厂长作题为《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关键要素》讲座
尚强院长则围绕《中药新药从实验室研发到生产转化的创新之路》这一主题,分享了中医药发展促进政策的落地实施情况,以及中药新药研发中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三环”理论等创新理念。他强调,中药新药研发应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源于临床实践,通过政策、资本、人才、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尚强院长作题为《中药新药从实验室研发到生产转化的创新之路》讲座
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产教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携手培养更多懂产业、能创新、善实践的高素质药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