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背景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疾病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的需求愈发迫切,养生保健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药膳康养作为一种融合传统中医药智慧和现代营养科学的健康管理方式,正日益受到重视。药膳康养微专业正是基于这一社会需求,依托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基础,生命科学学院的雄厚师资力量以及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具备营养指导、药膳设计和产品研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可为有志向的学生打开通往大健康产业的新兴职业通道。
本微专业以药食同源与健康、药膳与食疗为核心特色,课程体系涵盖中医药养生、药食同源药膳与康养以及药膳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通过小班系统化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学习药食同源药膳食材的科学应用与配方设计,还能提升产品创新与开发能力。特别是通过实验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产品制作,为未来从事康养服务与健康产品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此外,本微专业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拓展职业边界、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学生不仅能够在康养机构、食品及保健品企业中胜任多种岗位,还可以进一步深造,探索营养学、中医学及食品科学等领域的高层次学习。作为一门紧扣社会需求、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创新性微专业,药膳康养专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性。
二、培养目标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战略的深入实施,社会对健康服务与中医药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营养指导、食疗保健、健康产品开发等领域,药膳康养专业人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微专业立足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的交叉融合,突出“药食同源、膳养结合”的应用特色,旨在培养掌握药膳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具备营养保健意识与康养指导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以下方向就业或继续深造:
1.康养机构、营养咨询中心、健康管理公司等从事药膳设计与营养指导工作;
2.食品、药品和保健品企业中从事药膳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
3.社区医疗服务、养老机构中从事食疗健康服务;
4.继续攻读营养学、中医学、食品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具体要求:
1.掌握中医养生与药膳食疗的基础理论,了解“药食同源”的科学原理;
2.掌握常见药膳食材的性味归经、配伍原则与调养应用,能进行基础配方设计;
3.理解营养保健学基础,具备分析常见营养健康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4.具备基本的药膳产品开发意识,了解其研发流程、市场定位与康养价值;
5.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跨学科协作能力,适应康养健康产业发展的多元需求。
三、招生要求
招生类别:微专业
面向专业:制药工程、药物分析、药物制剂、中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
修业年限:一年
招生数量:计划招生30人,20人以上可开班。
开设课程:中医养生概要、药膳与食疗基础、营养保健学、营养健康食品、药食同源药膳、药膳产品研发课程。
学分:10学分。
学时:17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144,实验学时为32。
四、报名条件
本微专业原则上面向校内大三本科生开放,特别欢迎对中医药文化、健康管理、营养学等方向感兴趣的学生报名。
具体报名要求如下:
1. 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意识,能够适应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设置;
2. 要求已修读或具备以下相关专业背景之一:
1)中医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药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化学类等;
2)其他非医药相关专业学生如表现出较强兴趣并具备一定学习能力者,亦可报名,经选拔后择优录取;
3. 具备基本的信息检索、文献阅读能力,能进行药膳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表达;
4. 同等条件下,已参加学校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或在健康科普和服务类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优先考虑。
五、课程设置:(主要课程与上课时间)
上课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介绍 (简要100字内) | 学分 | 上课时间及方式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中医养生概要 | 本课程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 1.5学分 | 周末或晚上 线下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药膳与食疗基础 | 课程聚焦药食同源理论,系统阐释常见食材性味归经、养生机理。深入剖析经典药膳组方原则,传授粥、汤、羹等制作技艺。旨在使学生掌握运用药膳辨证施膳方法,将传统中医养生智慧应用于日常饮食调养。 | 1.5学分 | 周末或晚上 线下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营养保健学 | 课程系统介绍营养学基础理论,剖析各类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结合不同人群生理特点,讲解个性化营养需求与膳食搭配。传授营养评估方法与保健策略,运用科学营养知识维护健康、预防疾病。 | 1.5学分 | 周末或晚上 线下 |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 | 营养健康食品 | 课程对各类营养健康食品特性与成分进行了解析。从传统滋补品到新兴功能性食品,讲解其功效、适用人群与食用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掌握科学选择与搭配技巧。 | 2学分 | 周末或晚上 线下 |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 | 药食同源药膳 | 课程立足传统中医理论,深入探究药食同源原理。详细讲解常见药食两用食材的特性与功效,传授经典药膳的配方、制作及应用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掌握药膳养生技巧,将健康融入日常饮食。 | 2学分 | 周末或晚上 线下 |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 | 药膳产品研发 | 课程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石,融合现代食品工艺。系统讲解药膳配方设计、食材配伍原则。通过案例分析与实操训练,传授新产品研发流程与技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其能开发出兼具美味与养生功效的药膳产品。 | 1.5学分 | 周末或晚上 线下 |
六、报名与遴选方式
(一)报名时间与流程
1.报名时间
2025年9月1日-9月30日,请有意向的同学务必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报名,逾期将不再受理。
2.报名流程
邮箱提交:学生将个人简历(包括姓名、学号、所在学院、专业、年级、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学习成绩(附上成绩单截图)、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发表的文章、参与项目的证明等)、个人兴趣及对微专业的认识和学习计划等内容,发送至王佳宇老师的邮箱17647528699@163.com。
(二)遴选方式
1.审核材料
审核内容:报名截止后,学院将组织审核材料工作。审核小组将对学生提交的报名信息和材料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兴趣、学习计划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等。
2.录取通知
拟录取名单将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和学院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如对拟录取结果有异议,可向学校提出申诉,学校将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录取名单将通过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发布,同时以书面形式向录取学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录取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逾期未办理者将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姓名:王佳宇
联系电话:0756-7626318
办公室地址:珠海科技学院敏学楼2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