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生命科学学院于敏学楼202多功能教室,成功举办了“生命之‘教’,向‘新’而行—生命科学学院课程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系列专题讲座”的第二讲。副院长任秀娥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学院教师参加。本次讲座由院长助理王立英教授主持。
副院长任秀娥教授做专题分享
讲座伊始,任秀娥教授以化工原理课程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凭借多年深耕教学一线积累的丰富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的生动案例,深入剖析课程设计的关键策略。从课程目标的精准设定,到教学方法的巧妙选用,再到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她的讲解丝丝入扣、鞭辟入里,为在场的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教学参考。在学情分析环节,任教授通过详实的数据与图表,直观展示了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及课程反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随后,她聚焦教学策略设计,从改革理念、双课堂模式、课程资源建设三大维度展开论述,并借助“教学目标金字塔”模型,阐释了如何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工科人才。
针对教学过程优化,任秀娥教授提出“问题驱动+案例教学”的融合方法,系统梳理了教学方法选择、课程设计逻辑、教学活动实施等关键环节。同时,基于学生反馈、课程评价、教学效果及个人反思四方面,分享了教学反思的闭环机制,强调持续改进对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作用。
院长助理王立英教授主持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为教师提供了系统化的教学策略指导,帮助其精准把握教学核心,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能,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人才培养。